造模小百科
通过实验动物建立各类疾病模型,是研究各类疾病的基础,各类相关的需求也是千千万!
通过实验动物建立各类疾病模型,是研究各类疾病的基础,各类相关的需求也是千千万!
肥胖是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之一,与多种其他疾病相关联,在饮食类诱导的模型当中也是研究应用比较广泛的模型之一,造模相对简单,历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从各个方面考量了肥胖(DIO)建模的方式及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在实际沟通中的一些经验及数据,这里以小鼠为例,对整体的建模方案进行阐述。 品系、性别选择: 国内常用的一些小鼠品系有C57BL/6J、KM、ICR、BALBc等,其中C57BL/6J小鼠是公认的肥胖建模效果最好的品系之一,其中肥胖造模尤其又以雄性为主(除特定研究雌性小鼠肥胖相关模型以外) 小鼠周龄、造模周期 常规的肥胖造模选用6-8周龄及以上、体重在20-22g的小鼠为主,因为在这个周龄,小鼠…
查看更多基因敲除小鼠血管钙化模型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把对血管钙化有抑制作用的基因缺失或替换以制备血管钙化的小鼠模型。这种方法排除了饮食和药物诱导血管钙化时所伴随的副作用和复合因素,但是其制备过程复杂,需时长,成本较高。 基质Gla蛋白缺陷小鼠 基质Gla蛋白(MGP)是一种由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量为14kDa的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在肾脏、心脏、软骨、VSMC、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部位表达。 在辅助因子维生素K1的存在下,γ-谷氨酸羧化酶可将无活性的谷氨酸残基羧化为有活性的Gla残基,具有5个Gla残基的MGP与羟基磷灰石具有高度亲和力,可抑制钙沉积及羟基磷灰石晶体增长从而抑制血管钙化。 Robic…
查看更多维生素D3、华法令、尼古丁、氯化钙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诱导大鼠和小鼠的动脉钙化。其操作相对比较简便,诱导时间较快,成活率高,成本较低,作为常用的血管钙化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广泛地用于基础研究。 维生素D3诱导 生理状况下,体内的维生素D3主要来源于阳光中紫外线B段光谱照射后皮肤的合成以及食物摄取,维生素D3在体内经肝和肾的羟基化反应,生成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其结合蛋白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除骨组织外,体内几乎所有的组织均有维生素D3的受体,包括VSMC、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血浆高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低磷水平能使肠道钙摄入增…
查看更多糖尿病模型是代谢类模型之一,是被研究的最广泛的模型之一,多年来发展出各种模型获取方式,先通过整理,希望能够为后续各位老师开展相关实验课题,提供一些参考。 自发型基因工程鼠 NOD小鼠 模型类型 :自发/遗传 糖尿病 类型 :I型 动物种类/品系 :NOD小鼠 表型特点 : 非肥胖型,继发于细胞自身免疫性 损伤并伴有胰岛炎,形成胰岛素血 症和高血糖血症,雌鼠发病早且发 病率高于雄鼠,同时带来严重听力 损伤。 应用:糖尿病遗传学和免 疫学研究,作为胰 岛移植受体的研 究,药物研发等。 BB大鼠 模型类型 :自发/遗传 糖尿病 类型 :I型 动物种类/品系 : BB大鼠 表型特点 : 免疫系统破坏毁…
查看更多实验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一种常见的模型需求,经过常年的使用验证,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造摸方式: 以经典MCD饲料(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为代表的营养素缺乏造摸饲料,特点是造摸速度快 MCD饲料(蛋氨酸胆碱完全缺乏),4-6周成模,小鼠体重急剧下降,有一定的死亡率 MRCD饲料(蛋氨酸微量、胆碱缺乏饲料),4-6周成模,小鼠体重急剧下降,死亡率较MCD有一定缓解 HFMRCD饲料(蛋氨酸微量胆碱缺乏高脂饲料),4-6周左右成模,小鼠体重下降得到一定控制,是较为温和的一款饲料 以上为氨基酸替代酪蛋白饲料,为氨基酸类型的饲料 较为温和的营养素缺乏饲料,成模速度相对较快,但不及MCD CD饲…
查看更多蛋氨酸、胆碱联合缺乏饲料(MCD:methionine- and choline deficient diet),也被叫做MCDD,是在脂肪代谢、高脂血症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甲基化模型,肿瘤模型等疾病模型的造模中经常用到的一款饲料。 因为实验目的的不同,目前已发展出多种类型的MCD饲料,以下做相关说明,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实际实验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经典MCD饲料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没有做特殊说明的MCD饲料都是这款饲料 基于Ain-76标准,10%脂肪含量,蛋氨酸、胆碱不添加,含量基本为0 。 一般多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及后期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的造模。 经典MCD饲料在饲…
查看更多咬合不齐是一种常见的小鼠疾病,能通过简单的口腔检查确诊。当小鼠下巴出现错位时,将引起小鼠的门牙过度生长,使得小鼠的上下颌牙齿不能正常咬合,最终导致动物出现进食困难。 什么是牙齿咬合不齐 别称:牙齿过长、长牙、咬合不良等。 症状描述:动物上下门齿过长(见图1),不能正常咬合和采食,会导致动物消瘦甚至死亡。 形成原因 ☑ 牙齿咬合不齐可分为外伤性牙齿咬合不齐和非外伤性牙齿咬合不齐。 ☑ 外伤性牙齿咬合不齐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牙齿断裂造成的损伤引起的。 ☑ 非外伤性牙齿咬合不齐可由遗传因素引起,如颅面畸形或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和牙齿发育异常。笔者见过某转基因小鼠,因特殊…
查看更多实验动物食物控制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动物实验控制手段,如行为训练中的奖赏。 显然食物控制会潜在地影响实验动物福利。 然而,在自然界中,动物在一天中无法获取食物的情况也并不少见。由于在自然界中,动物需要自己进行觅食,所以通过“工作”来获取食物奖励也不完全是新鲜事物。只要食物控制的时间不要超过动物机体自我平衡机制的补偿能力,它们还是可以进行正常活动的。 实验动物的食物控制一般指一定时间内的食物剥夺(禁食)和长期/短期的食物限制(限饲),其目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开展代谢、能量调节的相关研究; 2、开展饥饿的机制和动机的相关研究; 3、将饥饿作为激励措施的行为…
查看更多实验小鼠脑积水-别称:脑水肿。 症状描述 动物头部呈现圆形突起,通常伴随眼睛斜视,瘦小,行为迟缓等异常。常见于动物离乳时或离乳后不久。 剖检内可见颅内大量积液,脑组织结构异常。 脑积水时,第三脑室和侧脑室明显增大,并导致周围神经组织严重受损。 产生机理 1、脑脊液的正常运行 脑脊液(CSF)由位于大脑侧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膜丛产生,其成分与血液中的血清相似。脑脊液在整个脑室系统中循环。 这个循环是通过排列在脑室的纤毛室管膜细胞的运动来完成的。脑脊液经脑室循环后,通过侧脑室中间孔进入脑干底部的枕大池。 从枕大池,脑脊液与脑膜、大脑周围的组织和脊髓进行连通,清洗大脑的外表面。蛛网膜下腔脑…
查看更多一、化学诱导糖尿病模型的区分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与STZ注射的剂量有关系。STZ大剂量注射时,由于直接引起胰岛β细胞的广泛破坏,可造成1型糖尿病模型;而注射较少量STZ时,由于只是破坏一部分胰岛β细胞的功能,造成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同时给予高热量饲料喂养,两者结合便诱导出病理、生理改变都接近于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1型糖尿病模型成模比较快,通常在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2周后即可开始造模。2型糖尿病模型通过高脂饮食诱发出胰岛素抵抗加相对小剂量STZ进行造模。 二、化学诱导剂的选择 链脲霉素(Streptozotocin,streptozocin,STZ,又叫链唑…
查看更多